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 涉企资讯 > 区县 > 海淀区双智城市交通示范应用场景项目申报指南 详情

海淀区双智城市交通示范应用场景项目申报指南

时间:2025-09-03  来源:海淀区   点击率:46次
分享到:

为加快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创新,赋能双智城市建设,探索建设新型智慧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和应用,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拟开展实施双智城市交通示范应用场景项目,特发布此指南。

一、项目内容

结合区域交通现状和发展规划,综合考虑成本和效益,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开展双智城市交通示范应用,通过空间智能、视频分析、AI大模型等人工智能技术应用,探索新型智慧信控系统,提升交通治理智能化水平,优化交通通行效率;开展人工智能技术在非现场执法领域的创新应用,实现对交通违法行为的智能识别,有效解决交通秩序混乱导致的通行问题;探索形成人工智能赋能双智城市的典型案例,示范推广人工智能创新技术和解决方案,加速推动企业创新发展。

二、项目周期

项目建设周期不超过3个月(2025年9月至2025年12月)。

三、申报主体

申报主体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、无严重违法失信记录,需至少同时满足以下任意两项条件:

1.智慧城市领军企业,具备与应用场景项目匹配的企业资质、资金实力和团队规模;

2.企业经营范围应涵盖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开发、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等应用场景项目相关业务类别;

3.近两年内参加过区县级以上的双智城市试点项目;

4.在多个城市具有丰富的智慧城市、智慧交通项目经验,具有项目应用推广能力。

四、支持措施

以“应用场景项目”予以资金支持,支持资金不超过2600万元(最终以实际费用为准),分两次拨付,立项拨付50%,完成考核指标、验收通过后按实际发生费用拨付剩余资金。

五、考核指标

2025年9月-2025年12月期间:

1.建设1套AI智慧信控系统,覆盖不少于25个重点路口;单路口每10秒生成不少于100个备选信号配时方案,并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筛选最优信号配时方案;

2.建设1套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非现场执法应用,覆盖不少于1500路摄像机,在确保不增加前端感知设备的前提下,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跨相机连续轨迹追踪、智能分析、违法识别能力,智能识别机动车违法掉头、机动车不按导向车道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。

六、实施方式

项目以公开申报的形式实施。

1.项目可由单个企业或企业与其他主体进行联合申报(联合申报方不超过3家),申报方依据项目内容自愿申报并制定项目方案。

2.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对申报方的申报方案组织评审,项目单位确定后,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与项目单位签订项目任务书。

3.项目单位应按照任务书约定任务和指标实施项目,并根据要求提交项目建设完成情况报告等材料;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对项目建设完成情况进行审核。

七、申报材料

1.申报方通过中关村科学城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在线申报,按要求填写基本信息并提交《海淀区双智城市交通示范应用场景项目申报书》及有关附件材料,同时提交一份纸质材料,纸质材料须从网上申报系统软件打印,书面申报材料与网上申报材料不一致将不予受理。纸质申报书应在封面加盖公章及骑缝章。申报材料一律使用A4纸张,并须标注连续页码。申报材料不予退还。

2.如申报材料不属实,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将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。

3.符合申报条件的单位信息将会同步于北京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“政策兑现”频道(https://zhengce.beijing.gov.cn)。

八、申报时间及纸质材料报送地点

申报时间:2025年9月2日至9月8日

联系人:朱老师

联系电话:88497099

报送地点:海淀招商大厦西108